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获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4年09月01日  浏览次数:[]

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项目评审结果。我校获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总经费207万元。

此次项目的获批,展现了我校较强的科学研究水平,对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即将启动,学校将进一步做好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实现我校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持续增长。(科研管理处 文/党建华 审核/王晓玲)

2112B胡登卫,博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钛酸钡基纳米复合材料、柔性压电传感与能量存储器件开发及应用

项目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BaTiO3/SrTiO3/CaTiO3三元复合体异质外延取向生长机制与压电性能调控

项目编号:52472116

批准经费:48万元

项目简介:调控压电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是提升其压电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构建三维有序界面不仅易于量化界面密度,使复合材料各组分取向促进性能增强,而且易于揭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此,本项目拟以层状钛酸晶体为前驱体,基于拓扑化学转变机制,借助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有序性、产物晶格常数的相近性,依次实现晶轴方向一致的BaTiO3SrTiO3CaTiO3晶体单元在前驱体中异质外延取向生长,使毗邻晶体间形成横纵有序的三维取向异质外延界面,以获得BaTiO3/SrTiO3/CaTiO3三元取向压电纳米复合体。通过跟踪反应过程和研究三维微观结构澄清复合体生长机制;调节晶体单元比和分布,探明三维界面调控机制;评估晶格失配、畴壁运动及取向一致带来的性能叠加倍增效应,阐明压电性能提升的三维取向异质外延界面构建机制;研究具有不同界面密度的复合体压电性能,揭示压电性能与界面密度的关联性,为开发高性能无铅压电材料提供新思路。

73E95李慧勤,博士,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功能纳米材料

项目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非金属-等离子体复合纳米材料的构建实现三维空间热点的可控聚集增强拉曼散射的研究

项目编号:52472083

批准经费:49

项目简介:金属基底等离子体的密堆积抑制了激发激光和分析物有效穿透内部,阻碍内部拉曼散射光的收集,限制了其在传感过程表面拉曼散射光谱(SERS)监测的应用。本项目提出空间间隔有序排布等离子体热点增大内部有效SERS信号的策略,拟分别以多孔硅/碳及其异构体/半导体材料作为中空框架,采用原位还原/水热自组装法,与贵金属在3D支架上组装/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借助于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调整等离子体的间距和光透过率,获得热点的间隔有序分布,增大激光在内部的穿透区域,提高SERS信号的收集效率;分析材料3D微观结构以及碳/半导体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对空间热点分布的影响规律,探索间隔有序排布对热点密度、界面特性、电荷转移、局部电磁场的影响增强机制;将合成的材料用于传感研究,探索光-基质-分析物相互作用,实现稳定灵敏的传感信号;系统研究非金属-金属等离子体热点有序排布的三维SERS增强机制。

119F3刘植,博士,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第四纪黄土与古气候

项目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中原邙山黄土与东欧多瑙河黄土磁性特征及变化机制的系统性对比研究

项目编号:42472248

批准经费:50万元

项目简介:中原邙山黄土约25万年以来的沉积厚度达到近100m,与之对应的是其磁化率值的显著减小,被认为是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进而改变了风尘物源的重要证据,但该问题一直存在很大争论。从黄土磁学的角度看,一是因为对邙山黄土不同沉积阶段的磁性特征及其变化机制的认识不够深入,二是因为对磁化率指标的解释尚未得到更大范围的验证。在前期对东欧黄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多瑙河沿岸的黄土沉积在物源类型、沉积方式、磁性变化模式上可视为邙山黄土的理想“相似型”。因此,本项目拟从环境磁学的角度对邙山黄土与多瑙河黄土的磁性特征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结合粒度和地球化学等指标,探索这类以河流冲洪积物/河漫滩为主要物源,经近距离风力搬运所形成的黄土的磁性变化机制,进而探究其与中国黄土高原典型黄土的区分标准。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细化黄土磁性变化的成壤模式机制,还有望为与邙山黄土磁性变化相关的黄河演化等问题提供参考信息。

62549丁永霞,博士,地理与环境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区域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项目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气候和大气CO浓度变化下黄土高原典型作物种植适宜度模拟研究

项目编号:42401338

批准经费:30万元

项目简介:黄土高原是我国粮食安全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气候和大气CO浓度变化下如何规划以高产稳产为目标的作物种植,是保障该区粮食安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侧重于在现有种植区内如何提高作物产量,忽略了作物种植与自然环境资源的时空匹配,缺乏以产量为基础的作物种植适宜度研究。基于此,本项目拟以黄土高原典型作物(玉米、冬小麦、春小麦以及大豆)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内容:①利用时空降尺度方法建立研究区长时间序列1km逐日气象数据集,并评价其可靠性;②基于多源观测数据,校准研究区典型作物在动态植被模型(LPJ-GUESS)中的生态生理参数并评价模型模拟精度;利用校准后的模型,模拟分析气候和大气CO浓度变化下研究区典型作物潜在产量从当前到本世纪末的动态演变;③基于模拟的潜在产量,构建作物高产稳产综合评价指标、量化作物种植适宜度、确定作物种植适宜区。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以高产稳产为目标的作物种植规划提供依据

1AC4F

卫泽刚,博士,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生物序列相似性计算、三代序列比对

项目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面向长读长测序数据的肠道微生物操作分类单元划分算法开发及应用

项目编号:62402010

批准经费:30万元

项目简介:我国超过20%的人群患有肠道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对肠道长读长测序数据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s)划分并构建疾病预测模型有助于揭示菌群变化与疾病的关系。目前长读长序列OTUs划分存在计算复杂性高、划分灵敏度低、过估计等问题。鉴于此,本项目从肠道长读长测序数据出发,开发高灵敏度种系型OTUs划分,发展高精度启发式OTUs划分,最后根据OTUs划分结果,融合物种组成、微生物多样性、物种相关性网络及菌群代谢功能等信息,高精度预测肠道疾病。本项目可丰富长读长序列OTUs划分方法理论体系,推动长读长测序技术在肠道微生物健康领域的应用,为辅助肠道疾病诊断提供新方向。

 


下一条:我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关闭